首页 > 广东省企业展示公告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2月,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该公司现有员工超过22万人,业务横跨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产业,在中国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比亚迪致力于用技术创新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截至2021年4月,比亚迪在全球累计申请专利约3.2万项、授权专利约2.1万项。

汽车领域。比亚迪坚持自主创新,掌握电池、电机、电控及芯片等新能源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在2008年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插电式双模电动车,拉开全球新能源车变革的序幕。比亚迪在2010年提出全球首个公共交通电动化解决方案,之后上升为国家战略,形成全球共识;在2020年推出刀片电池,解决市场最关心的安全痛点;在2021年发布DM-i超级混动,加速新能源车对燃油车的替代。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连续8年中国第一,已驶入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城市,是首个进入欧、美、日等发达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

轨道交通领域。比亚迪站在世界轨道交通创新最前沿,发挥集成创新优势,将电动车产业链延伸到轨道交通领域,推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运量“云轨”和小运量“云巴”,填补了中国中小运量轨道交通技术和产业空白,为全球城市治理交通拥堵提供有效方案。云巴不只是简单的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更是代表了对未来居住空间和生活方式的探索,用现代化创新技术连接城市、自然、经济、人文,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市民幸福感,打造未来城市样板间。

新能源领域。比亚迪拥有电池、太阳能、储能等新能源产品,提供能源获取、存储、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产品覆盖消费类3C电池、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等领域,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比亚迪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厂商,太阳能和储能方案已出口到美国、德国、日本、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电子领域。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于2007年在中国香港独立上市,是全球领先的智能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涵盖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新型智能产品、汽车智能系统以及医疗健康等四大领域。比亚迪电子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大规模提供精密金属、玻璃、陶瓷、塑胶等全系列结构件和整机设计制造解决方案的公司,持续为全球顶级客户提供研发、设计、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全方位服务。

二十六年来,比亚迪通过强有力的市场布局、坚定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赢得了“扎耶德未来能源奖”、“联合国能源特别奖”以及《财富》杂志“改变世界的公司”等系列赞誉。比亚迪坚持踏踏实实办实业、心无旁骛搞创造,持续用技术创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企业质量诚信承诺

比亚迪精诚服务品牌建立于2006年,秉承了比亚迪汽车所有售后人“精于勤,诚于心”的服务理念,坚信精湛的服务技术源于专业和勤奋、真诚的服务态度来自责任与用心。比亚迪服务体系是“向新而行”核心价值的承接,以新品质、新安全、新服务,为用户提供可信赖的用车保障。

1.比亚迪精诚服务已建立超800个售后服务网点,认证了13000余名专业服务人员,坚持为用户提供便利、贴心的售后服务。

2.比亚迪精诚服务已为700余服务网点开通新能源维修权限,开展的专业培训年均超4000人次,承诺为用户及其车辆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

3.比亚迪精诚服务引入专业远程诊断系统,配备多种新能源专用维修设备及维修防护品,保证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的维修服务。

4.比亚迪精诚服务采用严格的星级评定制度,持续开展“向星而行”服务改善项目,竭力为用户提供高标准的服务体验。

未来,比亚迪将继续坚持“精于勤、诚于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服务环境、丰富服务产品,为用户创造更好的服务体验!

企业质量提升经验业绩

比亚迪在品质工作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比如:

2015年-2018年,比亚迪唐、秦、宋Max相继荣获年度中国汽车客户之声车型品质新车奖;

2016年,比亚迪纯电动叉车斩获国际叉车年度大奖

2017年华为“质量专项奖”

2018年度全新一代唐车型品质新车奖

2018年比亚迪秦、唐、车型荣获了J.D.Power中国汽车新能源奖

2018年J.D.PowerAPEAL新能源特别奖

2018年度中国汽车客户之声售后服务标杆品牌

全新一代唐DM荣获“2019年度安全车”

2020年比亚迪纯电动巴士获国际设计大奖

2020年比亚迪汉获得年度最佳新能源车

比亚迪的努力也得到了政府和客户的认可。相继获得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也得到了客户认可。

站在新时代的潮头,面对历史的新机遇,比亚迪将以高度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扛起肩上的重任,与其他企业携手,为深圳市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为将深圳打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一宏伟目标而砥砺奋进,不断前行!

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比亚迪1995年创立于深圳,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逐步成长为横跨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产业的国际型企业。早些年,我们和深圳速度一样,创造了一个个比亚迪速度。该公司坪山总部基地于2006年9月开建,仅用11个月时间,填平了30多座山头、120多个鱼塘,实现了“深圳制造”的首台汽车下线,创造了产业奇迹。二十五年来,该公司各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比亚迪始终坚持以核心技术为根本,以品质管理为灵魂,以成本控制为关键,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制造业走出了一条具有比亚迪特色的发展之路。该公司26年的转型发展,从“比亚迪速度”到“比亚迪质量”,正是“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的一个缩影。

比亚迪作为多元化的公司,在发展历程中,品质管理也经历了多个管理阶段,中间发生的一些品质事件,促使该公司高层不断反思并检讨公司的品质管理,王总一针见血地指出:“唯一能打败比亚迪的是品质”。

比亚迪建立了以首席质量官为核心的多层次质量管理架构。该集团首席质量官向总裁汇报,负责该公司品质战略开发、品质目标管理、品质文化建设等多项工作。其中包含对各事业群、事业部的品质考核和季度绩效评定。并向总裁汇报事业群和事业部的绩效评定结果和品质表现。为了确保以上权责的实现,总裁授予了首席质量官质量否决权和质量奖励权。

质量否决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管理否决权,另一个是产品会对规定时间内质量体系建设不达标的工厂厂长处以免职处罚。CQO单方对各事业群品质经理持有调薪、晋升等一票否决权。对质量事故责任人最高处以辞退处罚。

质量奖励权:该公司设立质量奖励基金,由CQO统一管理和发放。奖励范围覆盖品质文化、品质体系、产品和服务质量优秀项目及个人。

比亚迪以IQS为品质管理的KPI指标,按车型确定年度IQS目标并进行目标分解,为达成IQS目标,比亚迪制定了详细的品质战略策划书,以责任状、技术改进、工艺推进、试验保障、质量体系评比等等作为整个品质目标实现的保障措施。通过IQS预测及IQS实际达成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为产品实物质量改进和提升提供决策依据。

百年企业靠文化,在该公司内部推行品质文化建设,多年的沉淀,比亚迪逐渐建立起了以“造物先造人”为核心的品质文化,内容涵盖FMEA、工匠精神、5S、QCC等方面。为了广泛宣传品质文化,提升品质意识,每年举办品质月活动,其中2020年举办了以“持续改善、匠心强企”为主题的品质月活动。各部组织全员学习王总重要讲话精神及自省,高、中、基层全覆盖,形成各类学习材料3.8GB,换算成文字约14亿字,公众号关注量突破100万人次。2020年QCC备案数5812项,结案数5539项,全年实现收益2.11亿元。并取得以下成绩:深圳市质量协会举办的QCC评比赛事中获得一金二铜四优秀;西安市质量协会的QC小组成果荣获8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3个质量信得过班组一等奖;湖南省机械装备工业质量管理成果荣获一金三银;第三事业部“蚂蚁兵团”获得广东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弗迪科技有限公司线束工厂西安生产部前段班组获得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通过品质文化建设,促进广大员工品质意识与素养的提升,形成了“人人重视品质、人人创造品质”的文化氛围,努力达成“客户百分百满意”的品质愿景。

大道于品,匠心于行。比亚迪总裁要求员工要有工匠精神,为此,比亚迪推行工匠精神建设,建立了工匠管理制度,从技术类和操作类两个类别进行三个等级的工匠评定;并开展了该集团层面的技能大赛,如焊接技能大赛、叉车技能大赛、工装车设计技能大赛等,激发了员工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

比亚迪建立了以“比、帮、赶、超”为驱动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星级评价模型,从体系、制程、产品、5S四个维度评价工厂的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结果从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合格水平)、四星级(优良级水平)、五星级(标杆级水平)逐步提升,星级评定的结果纳入了各工厂质量考核并与厂长的绩效以及职务升降等挂钩,使工厂质量体系建设得到了很好的推动和保持,为推进产品实物质量提升保驾护航。

为了对专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改善,建立质量巡视制度,整合集团专业人才资源,组成专项小组,对有质量风险产品从设计、工艺、制造现场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共同制定改进措施,快速提升产品的技术能力、工艺能力和管理水平。

品质工作始于教育,终于教育,为了提升品质人员工作能力,建立品质人员能力培养制度和认证制度,从事不同等级的岗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认证等级,促进大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升工作热情。

主要产品:BYD比亚迪乘用车(秦、汉、唐、宋、元、e6、e5、宋MAX、S6、S7、F3)等产品

http://www.bydauto.com.cn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 中国经济网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司 中国产品质量信誉网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36557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