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纲要》指出,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引发质量理念、机制、实践的深刻变革。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品牌建设取得更大进展,质量基础设施更加现代高效,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到2035年,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

  《纲要》还从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提升建设工程品质、增加优质服务供给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磷化集团”)成立于2019年6月,由原贵州开磷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改组组建的省属大一型国有企业,系贵州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金60亿元。磷化集团现有总资产超过930亿元,员工总数约2.1万人。主要业务包括磷矿采选、磷复肥、精细磷化工、硫煤化工、氟碘化工、建设建材、科技研发、贸易物流、国际工程总承包、现代农业产业、环保技术输出等。

当前,磷化集团已形成以贵州福泉、开阳、息烽为核心,甘肃金昌、四川达州、福建上杭、江苏瑞阳、内蒙赤峰为支撑的八大生产和研发基地。形成了每年磷矿开采能力超过1700万吨,磷酸生产能力超过400万吨,高浓度磷复肥及新型肥料生产能力超过800万吨,合成氨生产能力超过140万吨,湿法净化磷酸生产能力达100万吨,无水氟化氢生产能力9万吨,石膏砂浆140万吨,石膏条板360万平方米,石膏砌块35万平方米,自流平砂浆20万吨等系列产品生产能力。在黑龙江、广西、贵州等粮食、经济作物主产区建有现代农业服务基地,在印度、沙特、巴基斯坦、突尼斯、新加坡、澳大利亚、泰国设有国际贸易、金融、工程服务分支机构。产品畅销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亚洲、美洲、中东、澳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依托现有优势,磷化集团将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对磷化工行业“三个强力推进、四个提高比重”要求,聚焦“一核心五板块”,即:磷精细化工核心产业,磷煤(耦合)化工板块、氟硅产业板块、绿色新型建材板块、生产型服务板块、资产管理板块五大业务板块,按照贵州省打造千亿级现代化工产业的总体部署,引入上下游产业链优势企业,通过合资合作、技术服务等方式,共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用三到五年时间,打造50万吨无水氟化氢、200万吨净化磷酸、100万吨特种磷铵肥、100万吨钙肥、100万吨钙盐、100万吨精细磷酸盐、1000万吨磷石膏综合利用能力的“五二•五一”工程,将磷化集团发展成为营收超千亿元的行业领军型企业,打造成为全球磷及其共伴生资源高效利用的一流企业,打造成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一流企业。

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磷化集团”)成立于2019年6月,由原贵州开磷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改组组建的省属大一型国有企业,系贵州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金60亿元。磷化集团现有总资产超过930亿元,员工总数约2.1万人。主要业务包括磷矿采选、磷复肥、精细磷化工、硫煤化工、氟碘化工、建设建材、科技研发、贸易物流、国际工程总承包、现代农业产业、环保技术输出等。当前,磷化集团已形成以贵州福泉、开阳、息烽为核心,甘肃金昌、四川达州、福建上杭、江苏瑞阳、内蒙赤峰为支撑的八大生产和研发基地。

依托现有优势,磷化集团将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对磷化工行业“三个强力推进、四个提高比重”要求,聚焦“一核心五板块”,即:磷精细化工核心产业,磷煤(耦合)化工板块、氟硅产业板块、绿色新型建材板块、生产型服务板块、资产管理板块五大业务板块,按照贵州省打造千亿级现代化工产业的总体部署,引入上下游产业链优势企业,通过合资合作、技术服务等方式,共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主要产品:开磷牌、宏福牌、瓮福牌磷酸二铵、复合肥、水溶肥、新型磷肥、磷酸盐、有机无机肥、聚磷酸铵等

服务电话:4009967788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 “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调查汇总公告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 中国经济网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司 中国产品质量信誉网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36557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