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纲要》指出,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引发质量理念、机制、实践的深刻变革。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品牌建设取得更大进展,质量基础设施更加现代高效,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到2035年,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

  《纲要》还从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提升建设工程品质、增加优质服务供给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康宝莱(中国)保健品有限公司

https://www.herbalife.cn

关于康宝莱公司

康宝莱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洛杉矶的全球营养品公司。自1980年创建以来,康宝莱一直以优质的营养品来帮助改善人们的生活。通过其全球服务提供商,康宝莱为9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以科技为依托的优质产品,包括每日营养、目标营养、运动营养等系列。康宝莱服务提供商深入社区,为消费者一对一进行辅导,鼓励消费者拥抱更健康、更积极的生活方式。

康宝莱一直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康宝莱与全球知名的非营利机构组织开展合作,向有需要的人提供营养支持和营养方面的教育,从而助力改善社区的营养状况。

康宝莱在全球拥有超过9500名员工,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HLF)交易。企业2021年净销售额约58亿美元。

关于康宝莱中国

康宝莱自1998年在中国开设第一家工厂以来,始终致力于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优质的营养产品,并传递“营养+运动”的健康生活理念。目前,康宝莱已在中国超过250个城市获得国家商务部批准,合规开展直销业务。

康宝莱在中国开设了三家工厂,分别设立在苏州、长沙和南京。2000年,苏州工厂开始投产,为中国市场生产粉状和片剂产品,并在2012年实施扩容。同年,康宝莱在长沙开设了技术领先的首个全球原料基地(进行天然植物提取),并直接向可靠的农场采购原料。2016年,南京工厂正式投产,主营生产蛋白混合饮料、蛋白营养粉、部分片剂产品以及运动营养产品。

目前在全国已经有约6500家由康宝莱服务提供商设立的营养俱乐部,它们致力于为消费者一对一进行营养健康知识以及运动方式的个性化服务。

康宝莱中国拥有约1000名员工,总部位于上海。

2010年康宝莱在全球范围内正式推出了“种子到餐桌”的质量管理体系。这是一个包含了14个步骤的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含了四个主要部分,即高品质原料、制造、测试以及产品的出货,实现了从种子开始直到消费者的餐桌,在整个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控制食品质量安全。

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检测:在康宝莱,每种原料成分要经过公司内部的分析测试以确保其符合康宝莱的高标准要求。康宝莱对原材料进行污染物的监控,检测项目包括重金属、农残、黄曲霉毒素等。这些严格的检测是康宝莱产品质量优秀的基础。

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保障产品质量,康宝莱工厂制定了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培训制度、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供应商管理制度、设施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生产过程管理制度、储运管理制度、清场清洁管理制度、验证管理制度、留样管理制度、不合格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等。工厂每年进行内部质量审核,验证各项制度的程序符合性,确保工厂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洁净生产环境管理:康宝莱坚持建设“洁净工厂”,进入洁净区的空气必须通过初效、中效、高效三级净化处理,其生产环境保持符合100000洁净级别标准,实现了医药企业的生产级别。工厂实现了人流物流区分,杜绝交叉污染,其物料通道设有联动门确保生产环境。

产品可追溯和召回程序:康宝莱的所有产品采用系统管理批号的入库及出库操作,出入库操作采用WMS系统进行管理,对所有操作人员在系统应用前进行培训,以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除此之外,工厂还制定了完善的产品召回程序,每年进行产品召回演练,确认销售产品可追溯并在需要时能及时召回。

主要产品:康宝莱蛋白混合饮料、营养蛋白粉、奈沃科粉

服务电话:4008886880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 “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调查汇总公告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 中国经济网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司 中国产品质量信誉网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36557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