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纲要》指出,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引发质量理念、机制、实践的深刻变革。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品牌建设取得更大进展,质量基础设施更加现代高效,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到2035年,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

  《纲要》还从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提升建设工程品质、增加优质服务供给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changhongnewenergy.com

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0月,是四川长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是集一次碱锰电池、二次锂离子电池等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全国原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单位,拥有国际化、专业化的碱电技术团队和以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领军的高水平锂电技术团队。

长虹新能源拥有国际化、专业化的碱电技术团队和以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领军的一流锂电技术团队,秉承“责任、创新、笃行”的企业精神,践行“精工智造、科技创新,造福人类”的初心使命,致力成为“世界一流的新能源上市企业”。

碱锰电池业务布局绵阳和嘉兴两大制造基地,拥有二十多条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可生产LR20、LR14、LR6、LR03、6LR61等规格产品,具备年30亿只产销能力。长虹碱锰电池依托竞争力实验室,以稳定的品质、高效的服务畅销全球市场。

锂电业务布局江苏泰兴和绵阳两大制造基地,拥有高精度、自动化进口生产线,具备年5亿只圆柱型18650、21700锂离子电池的产销能力,并具有“产品+服务”的锂电PACK一站式系统解决能力。长虹锂电专注于高倍率动力型和超低温圆柱型技术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园林工具、扫地机器人等市场,以高安全性、高一致性、高循环寿命深受国内外客户的好评。

长虹新能源现已成长为全球领先级的高端电池制造企业之一,并与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结成了战略合作关系,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工业等诸多领域,销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长虹新能源行业地位大幅提升,碱锰电池产销规模位居全球前5位、国内前3位;高倍率圆柱形锂电细分市场排名位居国内第三位。2021年成为国家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交所上市企业;是中国西部最大“高倍率圆柱锂电池”生产基地。

长虹新能源拥有全球一流的高端装备、研发实力和制造能力,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认证。通过不断科技创新,长虹新能源正向智能化工厂迈进。

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四川长虹控股集团旗下子公司,是集一次碱锰电池、二次锂离子电池等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电池百强企业、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原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单位,北交所上市企业(长虹能源:836239)。

长虹新能源拥有国际化、专业化的碱电技术团队和以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领军的一流锂电技术团队,秉承“责任、创新、笃行”的企业精神,践行“精工智造、科技创新,造福人类”的初心使命,致力成为“世界一流的新能源上市企业”。

长虹新能源拥有全球一流的高端装备、研发实力和制造能力,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认证。通过不断科技创新,长虹新能源正向智能化工厂迈进。

主要产品:长虹牌碱性电池、锂电池、移动电源、插排

服务电话:4008699816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 “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调查汇总公告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 中国经济网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司 中国产品质量信誉网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36557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