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纲要》指出,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引发质量理念、机制、实践的深刻变革。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品牌建设取得更大进展,质量基础设施更加现代高效,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到2035年,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

  《纲要》还从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提升建设工程品质、增加优质服务供给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http://www.casic.com.cn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航天科工)是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工业的中坚力量,航天强国建设和国防武器装备建设的主力军,中国工业信息化发展的领军企业。经过60多年的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拼搏奉献,现已发展成为一家战略性、高科技、创新型中央骨干企业,跻身世界500强,并位居全球防务百强企业前列。

中国航天科工前身为1956年10月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先后经历第七机械工业部(1981年9月第八机械工业部并入)、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历史沿革。1999年7月,成立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2001年7月更名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2017年11月更名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现辖属23家二级企业,控股7家上市公司,企事业单位500余户,分布于中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等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职职工近15万人;拥有包括10名两院院士、200余名国家级科技英才在内的一大批知名专家和学者。

中国航天科工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核心价值观,牢记“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企业使命,坚决履行强军首责,坚持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防务装备产业、航天产业、信息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现代服务业”五大主业板块核心竞争力。

经过多年励精图治,中国航天科工现拥有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是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已建立起完整的空天防御导弹武器系统、飞航导弹武器系统、弹道导弹武器系统研制生产体系;武器装备整体水平国内领先,部分专业技术和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5项、中国专利金奖3项以及一大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

中国航天科工积极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和我军军事斗争准备急需,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聚焦建军百年奋斗目标,着眼“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复杂战场环境下的作战需求,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推动科研生产能力不断增强、新型导弹武器不断涌现、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更加完整,为人民军队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供先进的技术基础、物质保障和强有力的导弹武器装备战略支撑。

中国航天科工构建了固体运载火箭及空间技术产品等航天产业自主开发与研制生产体系。自主创新研制的数十项技术产品护航“神舟”飞天、“天宫”对接、“嫦娥”探月、“北斗”组网、“天问”探火、“空间站”建造,有力保障了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任务的圆满完成。大力推进实施民用航天、商业航天项目,促进快舟火箭系列化、型谱化发展;成功发射天鲲一号卫星、低轨宽带通信技术验证星、行云二号01/02星并实现在轨稳定运行,航天器平台研制、星座系统建设能力逐步增强,积极拓展以北斗应用为代表的卫星通信、导航、遥感应用,卫星应用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中国航天科工在着力夯实航天防务基业的同时,做强做优做大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三大支柱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谋划布局未来产业。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助力网络强国建设,以航天系统工程优势服务于国家信息安全和经济安全;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全方位深度融合,为全球制造业企业提供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服务;智慧产业面向政府、行业和企业应用需求,构建智慧系统平台,打造各类专业应用,助力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激光装备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工业基础件支撑国家推动产业基础现代化;人工智能装备、智能移动装备绽放异彩;移动方舱医院、生物检测站、应急救援装备大显神通,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端能源装备、电力装备切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新材料、环保装备、增材制造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有力推动行业发展变革。

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和能力优势,体现军工技术服务溢出效应,围绕主责主业创新发展国际化服务、工程服务、科技服务、生产性服务,促进集团公司现代化服务业体系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

中国航天科工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和合作共赢理念,携手国际合作伙伴,在亚洲、非洲、欧洲的多个国家实施一系列国际化经营项目,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贡献着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智慧”、“航天方案”和“航天力量”。

中国航天科工秉承“求实、创新、协同、奉献”的企业精神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连续多年荣获央企“业绩优秀企业奖”、“科技创新优秀企业奖”,经营业绩考核位列央企A级。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的要求,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建与科研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建设世界一流航天防务集团公司”战略目标为指引,以“信息化、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为抓手,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提升“防务装备产业、航天产业、信息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现代服务业”五大主业板块产业基础能力与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深入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质量制胜战略、人才强企战略、数字航天战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航天防务集团公司,为建设航天强国、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航天科工)是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工业的中坚力量,航天强国建设和国防武器装备建设的主力军,中国工业信息化发展的领军企业。经过60多年的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拼搏奉献,现已发展成为一家战略性、高科技、创新型中央骨干企业,跻身世界500强,并位居全球防务百强企业前列。

中国航天科工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和合作共赢理念,携手国际合作伙伴,在亚洲、非洲、欧洲的多个国家实施一系列国际化经营项目,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贡献着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智慧”、“航天方案”和“航天力量”。

中国航天科工秉承“求实、创新、协同、奉献”的企业精神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经营范围:防务装备产业、航天产业、信息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现代服务业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 “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调查汇总公告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 中国经济网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司 中国产品质量信誉网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36557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