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纲要》指出,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引发质量理念、机制、实践的深刻变革。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品牌建设取得更大进展,质量基础设施更加现代高效,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到2035年,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

  《纲要》还从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提升建设工程品质、增加优质服务供给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tec.crrczic.cc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车时代电气)是中国中车旗下股份制企业,其前身及母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创立于1959年。中车时代电气扎根株洲,走好两条钢轨,走出两条钢轨,2006年在中国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2015年荣获第二届“中国质量奖”,2020年营业收入超过160亿元。2021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市,成为中国中车集团旗下第二家“A+H”上市企业。

中车时代电气秉承“双高双效”高速牵引管理模式,坚持“同心多元化”发展战略,围绕技术与市场,形成了“基础器件+装置与系统+整机与工程”的完整产业链结构,产业涉及高铁、机车、城轨、轨道工程机械、通信信号、大功率半导体、传感器、海工装备、新能源汽车、环保、通用变频器等多个领域,业务遍及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作为中国电气化铁路装备事业的开拓者和领先者,50多年来,中车时代电气肩负振兴高端装备产业的使命与责任,致力于被誉为列车“心脏”和“大脑”的牵引传动和控制系统自主研发及产业化,持续领跑国内轨道交通电气系统市场。经过长期的积淀与发展,中车时代电气成为了一家在通信与信息技术、车载控制诊断技术、变流技术、列车控制技术、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测控技术、工程机械电气控制技术、深海装备技术等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中车时代电气主导制定了多项国际标准,累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等各类科技奖励百余项,拥有多个“国字号”技术创新和工程研究中心,锤炼了一支以院士为核心的高端技术人才队伍。

中车时代电气先后成立了多家海外公司和海外研发中心,产品批量出口到了美国、澳大利亚、南非、阿根廷、土耳其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建立了完备的供应链体系、生产制造体系、营销网络、售后服务网络,是全面参与国际竞争,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支撑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核心高端装备企业。

中车时代电气坚持以“驱动绿色交通和能源的持续发展,为社会提供安全便捷的核心动力”为核心使命,肩负行业使命,承担社会责任,志在与社会各界一道,为我国高端装备产业的发展做出出色贡献。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车时代电气)是中国中车旗下股份制企业,其前身及母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创立于1959年。

中车时代电气秉承“双高双效”高速牵引管理模式,坚持“同心多元化”发展战略,围绕技术与市场,形成了“基础器件+装置与系统+整机与工程”的完整产业链结构,产业涉及高铁、机车、城轨、轨道工程机械、通信信号、大功率半导体、传感器、海工装备、新能源汽车、环保、通用变频器等多个领域,业务遍及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中车时代电气先后成立了多家海外公司和海外研发中心,产品批量出口到了美国、澳大利亚、南非、阿根廷、土耳其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建立了完备的供应链体系、生产制造体系、营销网络、售后服务网络,是全面参与国际竞争,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支撑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核心高端装备企业。

主要产品:高铁、机车、城轨、轨道工程机械、通信信号、大功率半导体、传感器、海工装备、新能源汽车、环保、通用变频器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 “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调查汇总公告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 中国经济网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司 中国产品质量信誉网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36557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