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视频人物库
  搜索    网站地图
广告载入中...
·家装服务行业亟待规范   ·中经评论:注册资本上万亿元的虚与实   ·深港穗科技集群何以名列前茅   ·美芯片“护栏”难圆霸权“芯愿”   ·全国已建立"小个专"党组织约30万个 助力"小个专"健康经营发展   ·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净化消费环境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实施办法》   ·“小作文”扰乱市场须严查严打   ·国家统计局首次增加发布服务零售额数据 服务消费支撑作用持续显现   ·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  
建设质量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频道 > 认证标准 > 正文
中经搜索

重庆:标准化助力质量提升

2017年10月12日 12:38   来源:中国质量报   

  

 

  西南铝等一大批渝企通过标准革新,不断扩大企业在产业领域的话语权。

  □ 张碧全 廖 友 王 川 刘 峰

  本报记者 蒋维胜

  “我们要牢牢牵住标准化这个质量提升的‘牛鼻子’,实施标准化战略,深化标准化改革,加快标准提档升级,切实以标准化助力质量提升和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在2017年“世界标准日”到来之际,重庆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宗清在接受中国质量报记者采访时说,当前正全面深刻领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实质,消化吸收中国质量(上海)大会的会议成果,以习近平主席贺信精神为强大动力,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把标准化改革发展的政策规划落到实处,持续推进“质量强市”,从而更好地促进“质量技术引领经济新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重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把标准化这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全力推动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化协调发展,不断找准助推发展的坐标体系。中国质量报记者通过梳理注意到,重庆市政府2015年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实施方案》,并相继出台《重庆市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多个标准化文件,把工业领域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纳入市级财政补助,推动标准化从生产领域向贸易、服务领域延伸,从经济层面向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政府管理层面拓展。毋庸置疑,先进标准正引领着重庆的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提升,标准化已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

  持续深化标准化改革

  加快“重庆标准”提档升级

  “近年来,我们全力推进标准化改革,加快建立起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据重庆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全市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标准化改革持续深化,推动政府标准瘦身健体,释放市场标准发展活力,加快标准提档升级步伐,取得积极进展。

  强制性地方标准精简整合全面完成。共废止强制性地方标准126项,转化为推荐性60项,83项继续有效,全市强制性地方标准精简数约占总数的70%,初步解决了强制性标准交叉矛盾重复、超范围制定等问题。

  推荐性地方标准体系不断优化。完成481项推荐性地方标准的集中复审,废止112项、修订74项、转化为企业标准8项、287项继续有效,精简数占推荐性地方标准现有总数的40.3%。2016年以来新发布地方标准100多项,荣昌夏布、渝菜等一批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标准不断涌现。

  团体标准从无到有。特种设备、环境保护、汽车制造等10余个行业开展团体标准试点,正在制定团体标准超过20项,其中《曳引驱动电梯制动能力快捷检测方法》团体标准的制定,规范了电梯制动器安全检测,提高了电梯安全运行的保障能力。

  除此之外,企业标准活力释放。在全市推行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公开声明和监督制度,企业从原来备案一项标准需要5~7天缩短至仅需10分钟。目前,已有871家企业通过平台向社会自我声明公开近4000项标准。组织开展对公开的企业标准随机抽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倒逼企业不断提升标准水平,推动更多企业做标准的领跑者。

  强化先进标准支撑

  引领“重庆造”质量提升

  “制造业是重庆经济的骨梁,标准化是重庆打造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支撑。”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重庆近年来全力用先进标准引领产品质量提升,加快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提高关键领域核心竞争力,不断锻造标准优势,不少企业成为产业规则的“制定者”,掌握了市场的“话语权”,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市共填补和主导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0多项,初步构建了以优势产业重点产品为核心的技术标准体系。其中,长安汽车、西南铝业、重庆川仪等一大批企业,通过标准革新,扩大了企业在产业领域的话语权。重庆钢结构产业公司建立钢结构生产以及建筑标准体系,以标准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庆大有表面技术公司通过《钢铁制件锌镍渗层》地方标准的制定实施,实现产值连年翻番,产品品种由之前的单一轻轨产品逐步发展到高速铁路、重载铁路等跨行业产品。

  在新兴领域方面,全市新能源汽车、环保、风电、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异军突起,催生了一批具有行业引领性的“重庆标准”。例如,重庆邮电大学抢先形成4项国际物联网先进技术标准;中石化涪陵页岩气公司近日正式启动了《油基泥浆处理方法和指标》等标准起草修订工作,为我国页岩气可持续开发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同时,扎实开展“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首批试点,加快齿轮、汽车摩托车、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等领域的标准突破。

  与此同时,建立健全技术、专利、标准协同机制,狠抓科技标准产业化行动,鼓励、引领企业主动制定和实施先进标准,着力促进重庆创新驱动发展。早在2010年,重庆市质监局与市科委联合启动了“科技、标准、产业”同步发展促进一期行动,推动制定了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标准,指导和引领相关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制定、修订标准139项,培育科技标准化示范企业13家,覆盖全市127个重点工业产品,带动形成工业产值734.9亿元。

  2013年,这两部门再度携手,开展了“科技、标准、产业”同步发展促进二期行动,带动投入科技专项经费3000万元,聚焦电子信息、汽车、轨道装备、生物医药4大领域,总计制定、修订各类标准1336项,建立示范企业100家,实现工业产值5008.2亿元。

  据介绍,“科技、标准、产业”同步发展促进三期行动也将于近期正式启动。重庆获批筹建全国第四个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以来,项目效能逐渐释放,一批重庆企业标准、地方标准正加快晋升为国家、行业标准。重庆这一系列行动快速改变着过去“产品-标准-产业”的模式,在电子信息、仪器仪表、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标准-产品-产业”的新路径,以标准化引领和服务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

  随着标准化水平的提高,正引领着“重庆造”的质量提升,也支撑着民众消费升级需求。数据最具说服力:国务院2015~2016年度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结果公告显示,重庆由B级跃升至A级,成为全国仅有的5个A级省市之一;2016年重庆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5.88,连续11年居西部第一、全国前列,进入中等竞争力阶段;消费品市级监督抽查合格率在90%以上。

  坚持农业标准化示范带动

  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标准化之路

  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重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全市累计制定、修订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57项,地方标准256项,实施国家级农业标准化项目149个,市级农业标准化项目41个,“三品一标”2740个,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96%以上。在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的背景下,重庆市质监局应用标准化的理念、方法,会同有关部门坚持质量兴农,逐步健全农业标准体系,积极推广应用标准化技术,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逐步探索形成企业增效、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新局面。其中,石柱、巫山等地的农业标准化项目成为了精准扶贫的案例。

  石柱县把农业标准化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将标准化贯穿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努力促进农业特色化、产业化、品牌化,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功承办了全国产业扶贫现场会。近年来,他们围绕“低高山发展鲜食、中山发展干制加工”布局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和“专业合作社+农户+标准化”新发展模式,推动辣椒产业标准化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石柱县坚持把辣椒的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向贫困村倾斜,辣椒种植计划优先保障贫困户。该县现已建成以县辣椒研究所为“龙头”、以市县两级科技特派员为骨干、以田间学校为依托、以县乡(镇街)两级示范片为样板的标准应用模式,确保物资配送进村、技术培训到户、技术落实到地。

  在标准化的持续“发酵”下,“石柱红”鲜辣椒及辣椒干等产品畅销国内31个省份及日韩、欧美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辣椒产业已成为该县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同时,辐射带动黄连、莼菜、兔子产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该县抱回“中国调味品原辅料(辣椒)种植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中国辣椒之乡”等多个荣誉牌匾。

  而在巫山,实施国家党参种植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后,龙头企业已带领农户发展以党参为主的药材种植0.3万公顷,带动邓家、笃坪、红椿等偏远高山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种植,去年人均收入4万元,帮助8400人脱贫致富,以巫山党参为代表的中药材已经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特色效益产业,其党参种植基地获得“2015中国优质道地中药材十佳规范化种植基地”称号,龙头企业神女药业股份公司获得“2016重庆市现代农业建设贡献奖先进集体”称号。

  推动标准与服务深度融合

  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行政许可平均审查环节减少了60%左右,平均办结时限降低了81%,即办事项增加15倍,行政服务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这样的政府服务效率提升,发生在重庆市涪陵区,他们采用的方法,是行政许可标准化。

  行政许可标准化,是社会治理标准化的一个侧面。随着涪陵区质监局在推动该区行政服务标准化试点取得成功后,重庆市质监局携手市编办迅速在全市各区县铺开行政许可标准化,加快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环节,最大限度压缩行政审批时间,全面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群众“获得感”。目前,在行政许可全过程已建立“五位一体”的标准体系,宣贯执行后一般性行政审批的效率提升30%以上。

  另外,永川区建成全国首个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标准化试点,实现综治服务和管理工作质量目标化、方法规范化、过程程序化,公众安全感核心指数连续5年保持90%以上;江津社区鼎山街道通过开展社区管理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建设,营造了“邻里一家亲,社区总关情”的温馨和谐的氛围,群众满意度达到94.8%;九龙坡围绕八大领域开展国家级统筹城乡标准化试点建设,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子;大足区开展城市公共汽车客运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后,车辆整洁率、车厢服务合格率、车内服务设施完好率、乘客投诉处理率均达100%,群众出行幸福指数直线攀升……

  目前,重庆市质监局正联合市安监局共同推动制定安全生产领域百部地方标准,联合市民政局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民政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积极推进标准化在民政工作的普及应用和深度融合。推动实施《重庆市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加快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环境监测与检测服务、循环经济评价、碳排放评估与管理等领域标准制定实施,推进绿色生态标准化试点。毋庸置疑,标准除持续提升着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也大幅提升着服务业质量和水平,让人民群众越来越有“幸福感”。

  通过实施旅游业服务标准化,大足石刻加快打造世界级具有震撼力的文化旅游精品;万盛黑山谷景区游客满意度提高到91.34%;武隆区在全市率先打造出“标准化导视一条街”;观音桥商圈催生了《重庆城市核心商圈建设规范》,提升着“购物之都”品质,消费者在这里购物也增添智慧的体验;实施内陆港口物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推动了“五定”外贸快班轮发航准点率保持100%,集装箱班轮发航准点率达95%以上,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上升11%。

  业内人士认为,重庆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都产生了聚集和辐射效应,为全市乃至全国积累了丰富而鲜活的经验。

(责任编辑:佟明彪)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