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视频人物库
  搜索    网站地图
广告载入中...
·家装服务行业亟待规范   ·中经评论:注册资本上万亿元的虚与实   ·深港穗科技集群何以名列前茅   ·美芯片“护栏”难圆霸权“芯愿”   ·全国已建立"小个专"党组织约30万个 助力"小个专"健康经营发展   ·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净化消费环境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实施办法》   ·“小作文”扰乱市场须严查严打   ·国家统计局首次增加发布服务零售额数据 服务消费支撑作用持续显现   ·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  
建设质量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频道 > 质量舆论 > 正文
中经搜索

日企造假警钟敲给全球听

2017年10月17日 14:00   来源:中国质量报   

  胡立彪

  日本神户制钢所造假丑闻,再次引发人们对日本制造的质疑。

  调查证实,篡改产品数据、以次充好,这事并非神户制钢所个别员工所为,而是牵涉包括管理层在内数十名雇员的群体性作假。媒体还关注到,这家企业在2016年就曾被曝出篡改数据丑闻,涉事的是其一家生产钢丝的子公司——在过去9年时间里持续伪造不锈钢产品强度,将不符合行业强度标准的不锈钢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出售。

  不过,对于这家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的如此丑行,不必太过震惊,因为近些年制造丑闻的日本企业还多得是,神户制钢所算不上最知名也不是最丑的:2016年4月、5月,三菱和铃木分别被曝篡改燃油效率数据;之后不久,高田气囊事件暴发,引起全球轰动,起因也是高田多年数据造假;往前看,2015年东芝集团被披露历经3任社长、长达8年财务造假;东芝其道不孤,在财务造假上早有先行者,日本医用设备及数码相机制造商奥林巴斯存在多年做假账掩盖投资亏损行为;就连名闻世界的建筑业也不干净,2015年10月,日本知名建筑企业旭化建材公司被曝施工时偷工减料,甚至在施工前就篡改了固定地桩的混凝土用量、地盘强度等数据资料……

  这个省略号既表示罗列未有穷尽,还提示将来或还有发生。

  日本企业一出事,总有人想起日本学界曾十分流行的“失去的20年”的说法,即日本在1990年到2010年的20年时间里,经济几乎零增长。而归结“出事”的原因,以“失去”为背景,就容易找到理由。比如有分析指出,日本许多企业集体跳水,反映了日本制造业目前仍处于“失去的20年”的阴影中,尽管它们正在试图转型并意欲“再崛起”,但路径迷惘。在夹缝中,曾经风光无限的日本企业作为个体都不愿意接受“失去”的现实,总是急于求成或极力掩盖下滑业绩,于是冒险作假,惑人耳目,结果却是玩火自焚。

  基于这个大背景,日本立正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苑志佳指出,日本制造业问题频出,根源在于业界根深蒂固的金字塔形分工。制成品企业在塔尖,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在塔底。长期以来,最终制成品企业习惯于以牺牲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的利益来追求自身的产品换代,要求后者在技术和成本上跟进。而进入本世纪后,虽然工业制成品技术革新日新月异,但供应商们却越来越跟不上龙头企业的节奏。开发新材料等需要巨大投入,而这些企业已不堪重负。事实上,这种情况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苹果、耐克等这些跨国巨头剥离制造业务,将其交给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企业代工,同样反映出全球金字塔形分工的趋势和现状。

  从经济发展史和经济学规律来看,全球分工是必然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必然会伴生日本那样的问题。但日本企业的问题却是一个警示。日本汽车行业智库现代文化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吴保宁指出,日本制造业暴露出的问题,除了源于因分工而造成的制造压力传导,还有两个因素:一是对制造业从法律和标准上加强管理,提高了制造业的成本;二是企业内部利益驱使,强调创利创收,忘记和忽略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遵纪守法。显然,全球制造业分工的局面会必然地把更多压力分摊给上游,而为了减轻压力,处于分工不利地位的企业更有冒险冲动,作假是其选择之一。包括大众在内在的德国车企排放造假,其根源与日本企业如出一辙。

  考虑到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更应直面承受着被传导而来的巨大压力的现实,因此也更应警惕市场中的各种不良行为。从日企造假的教训中我们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应来源于通过革新生产和物流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全球经济尚在恢复时期,合理满足市场需求,在成本和标准之间进行妥协,才是未来新的发展方向。中国制造越是想上进,就越要保持这种清醒。

(责任编辑:佟明彪)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