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视频人物库
  搜索    网站地图
广告载入中...
·家装服务行业亟待规范   ·中经评论:注册资本上万亿元的虚与实   ·深港穗科技集群何以名列前茅   ·美芯片“护栏”难圆霸权“芯愿”   ·全国已建立"小个专"党组织约30万个 助力"小个专"健康经营发展   ·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净化消费环境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实施办法》   ·“小作文”扰乱市场须严查严打   ·国家统计局首次增加发布服务零售额数据 服务消费支撑作用持续显现   ·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  
建设质量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频道 > 质量舆论 > 正文
中经搜索

弘扬工匠精神须强调“以人为本”

2017年10月25日 10:26   来源:中国质量报   

  胡立彪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弘扬工匠精神,这已成为社会共识。继去年和今年两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工匠精神又在今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再次强调。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显然,弘扬工匠精神不是一时之需,而是长久之业;不是一业之为,而是强国之基。

  目前,全国各行各业都在推崇、践行工匠精神,但如何把握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使其真正成为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性因素,却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的。从字面上看,“工匠精神”这一词组的主体是“工匠”,而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则必须凸显“工匠”作为“人”的主体性、主动性。简而言之,就是要突出“以人为本”。而现实中工匠精神缺失,其最大的问题,恰恰就在这方面。十九大党代表、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总工艺师李斌不久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第一要务是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他拿数据说事:去年他做了一项涉及17个省区市40多家企业2000多人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只有1%的人愿意当工人,9成多的受访者认为工人地位待遇不高。

  这一现实令人深思。在谈及工匠精神时,许多人的关注重点在“精神”,会罗列出“精益求精”“专注”“严谨”“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等词语。这没有错,它们的确注解了工匠精神的内涵。然而,达成或拥有这些精神的工匠却往往被忽略。人们看到,精益求精的产品质量好了,卖得贵了,品牌价值也提升了,但创造了这些价值的工匠们却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其地位和待遇并不高。当劳动不被尊重,工匠们怎么可能有积极性?工匠精神怎么可能传承?没了工匠精神,企业生产不出好产品,只能走低价竞争的老路,如此就陷入恶性循环。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关注人的价值,体现人的劳动价值。

  即使是在日本这个极度重视工匠精神的国家,一旦缺失对“人”即工匠本身的关注,也会出现问题,整个国家的制造业都会受到影响。近期日本神户制钢所爆出的造假丑闻,引发了人们对“日本制造”的质疑。对此,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分析认为,以前日本企业员工都是“终身雇佣制”,他们不仅有非常好的工匠精神,还表现出对企业极强的忠诚。但是近年来,日本许多企业基于成本考虑开始雇用合同工、临时工,数量甚至达到30%到40%。这些拿着低工资的工人技术水平明显不足,熟练度无法保证,创新就更谈不上了。更有甚至者,一些企业让没有技术资格的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如10月2日,日产汽车集团调查被发现,有6个工厂的质检人员竟然不具有质检知识和资格,却长期负责整车质检工作),这简直是对“日本制造”的极大嘲讽,是对工匠精神的严重亵渎。

  尽管一些日本企业在背离其工匠精神传统,但这并不能说明“日本制造”走向衰落,也不表明其工匠精神开始式微。不过,作为反面教材,其中的教训足够深刻,值得全球企业反思。反思什么?工匠精神无论如何不能丢。必须以人为本,从重视工匠本身起,培育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

  当然,以人为本培育弘扬工匠精神,不能是一时一事,而应该形成一种社会化的且具有可持续性的制度。这种制度不仅要有保障工匠工资待遇的法律法规建设,也要有提高技术工人职业技能的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只有注重技术人才培养,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让工匠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价值来,中国经济发展才能获得更持久的内在动力,实现向更高层次的跨越。

(责任编辑:佟明彪)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