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视频人物库
  搜索    网站地图
质量经济频道
·家装服务行业亟待规范   ·中经评论:注册资本上万亿元的虚与实   ·深港穗科技集群何以名列前茅   ·美芯片“护栏”难圆霸权“芯愿”   ·全国已建立"小个专"党组织约30万个 助力"小个专"健康经营发展   ·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净化消费环境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实施办法》   ·“小作文”扰乱市场须严查严打   ·国家统计局首次增加发布服务零售额数据 服务消费支撑作用持续显现   ·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  
建设质量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频道 > 质量资讯 > 正文
中经搜索

双汇物流与百度达成战略合作 共建全国领先供应链服务生态体系

2021年04月13日 10:41   来源:中国质量网   

  

  2021年3月29日,双汇物流与百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双汇总部漯河隆重举行。本次签约是在国家“十四五”战略规划以及交通部“交通强国”政策等一系列促进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举行。双汇物流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打造全面、领先的供应链服务体系、冷链物流追踪体系与冷链物流网络体系,为实现绿色物流、高效物流、安全物流、智慧物流不断探索前进。 

  作为冷链物流行业的重要力量,双汇物流与百度此前已经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进一步推进行业发展,实现合作共赢,此次将达成战略合作。双汇物流董事长张太喜、总经理邢金蛟、副总经理杨逸哲,百度集团副总裁李莹、百度地图总经理季永志、百度地图业务发展总经理李志堂等出席签约仪式。

  

  本次活动双方就物流与科技融合发展、传统物流转型升级、双方战略合作等事项进行讨论并交换意见,双方对行业发展趋势和合作方向形成了高度共识。在双汇物流董事长张太喜、百度集团副总裁李莹的见证下,双方代表进行了战略合作的正式签约,这标志着双汇物流与百度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最后,百度一行参观了双汇电商公司、双汇物流园和双汇工业园。

  

  双汇物流是香港万通物流旗下的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大型专业化公路冷藏物流公司,国家AAAA级物流企业。目前,双汇物流在全国已经建立了19家省级物流公司、5个办事处,形成了集冷藏公路货物运输、仓储、区域配送、汽车销售、汽车修理、信息化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平台。双汇物流拥有冷库20多万吨,常温库、配送库18万平方米,铁路专用线4条,自有车辆1200余台,整合社会车辆20000余台,日运能达到13000吨以上,年发运量突破400万吨。在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万隆董事长指明了大力发展物流业,使双汇物流成为科、工、贸一体化的服务型企业,成为食品供应链优秀服务商的发展方向。双汇物流将加快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加速发展成为一个“物流+科技+商贸”的现代物流公司。

  

  百度作为拥有强大互联网基础的领先AI公司,正在帮助更多的中国传统物流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助力产业升级与民族复兴。作为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百度地图智能物流解决方案集位置服务、AI技术、流量入口为一体,贯穿运前调度、运中管理、运后分析的各个环节,能够为快递快运、货运平台、快消、能源等众多物流垂直领域合作伙伴,平均节约10%左右的运输成本,已成为物流全域行业降本增效的利器。 

  本次双汇物流与百度强强联合,确定战略合作关系,既是双方增进互信的体现,更是供应链服务生态体系建设的一次有益实践,将为物流行业智能化升级提供新范本,构建双方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新机制,提升战略协同层次和水平,促进双方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推进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

(责任编辑:佟明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曝光台
消费指南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