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视频人物库
  搜索    网站地图
广告载入中...
·家装服务行业亟待规范   ·中经评论:注册资本上万亿元的虚与实   ·深港穗科技集群何以名列前茅   ·美芯片“护栏”难圆霸权“芯愿”   ·全国已建立"小个专"党组织约30万个 助力"小个专"健康经营发展   ·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净化消费环境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实施办法》   ·“小作文”扰乱市场须严查严打   ·国家统计局首次增加发布服务零售额数据 服务消费支撑作用持续显现   ·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  
建设质量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频道 > 头条要闻 > 要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不忘初心 为质量强国而战

2017年10月24日 09:35   来源:中国质量报 孙霞云   

  ——党的十八大以来质检总局贯彻落实中央质量发展决策部署综述

  世界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约瑟夫·朱兰说:“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将成为和平占有市场最有效的武器,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征程中,我们必须为质量而战!

  ——题记

  

  质量,国家的实力、形象所在,民族的素质、精神所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悉发展大势,把握发展规律,把质量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对质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中国质量发展开启了新篇章,迈入了新时代。

  作为质量工作主管部门,质检总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坚定不移地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质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汇聚质量强国的磅礴之力

  “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我们追求的发展必须是提质增效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质量”频频出现在党和国家的重大会议和文件上,“质量”之声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发出的中国“好声音”,更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记挂在心的大事要事。

  2012年底,党的十八大之后召开的第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指出,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此后的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质量都被写入新年度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特别是2014年、2016年,又先后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不仅强调宏观质量,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多个重要会议上强调消费品、食品农产品、建筑工程、武器装备等具体质量问题。

  在北京、上海、河南、吉林、广西等地考察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也留下了深刻的“质量足迹”。尤其令人振奋的是,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时指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一重大论述迅速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质检系统更是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提出了一个重大质量课题。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时指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时强调,要通过创造新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消费需求。

  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专门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列举大量事例包括电饭煲、马桶盖、奶粉、奶瓶等普通日用品质量问题,深刻指出:“事实证明,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同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了重点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要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用质量优势对冲成本上升的劣势;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随着质量战略性地位的日渐显现,党和国家关于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建设质量强国”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质量为先”作为基本方针写入《中国制造2025》,“质量至上”作为基本原则写入《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

  继出台《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之后,国务院于2013年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2015年发布《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进入2016年,国务院关于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更加密集。1月30日,印发《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方案》;4月6日,决定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9月12日,印发《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11月22日,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

  2017年,关于质量的大事喜事更是接连不断。2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修订草案)》,4月24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3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产品质量法执法检查;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调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和试行简化审批程序的决定》;7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完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体系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见》,9月27日,以国务院文件正式发布;9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的措施,部署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升中国制造品质。

  历史会永远铭记2017年9月5日。这一天,中国质量发展史上首个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质量工作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17〕24号)正式出台,向全党全国全社会发出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的伟大号令。

  行棋当善弈,落子谋全局。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质量阐述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具体,关于质量发展的思想脉络越来越明晰,给了质检人强大的自信与力量。

  作为质量工作主管部门,中央每一项关于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每一次关于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质检总局党组都是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第一时间深刻领会,第一时间部署落实。近年来,质检总局办公厅两次组织摘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共370多条,印发全系统组织学习贯彻。局长支树平、党组书记侯建国分别在《人民日报》《学习时报》刊发《建设质量强国的基本遵循》《牢记质量发展使命 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等学习体会,引领全系统深入研究。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论述一经公开报道,质检总局很快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学习研讨,并将其概括为“三个转变”以推动更集中更广泛的宣传。

  支树平深有感触地说,“三个转变”既是对质量工作莫大的鼓励鞭策,也是质检系统的重大机遇和努力方向,更是新时期质量工作明确具体的行动纲领。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决策部署后,质检总局迅速在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进行了重点安排,要求全系统率先组织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同时积极推动制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全文刊发的第二天,质检总局党组即向全系统发出动员:抓紧行动起来,为质量提升而战!

  喊响质量强国,领导干部是关键。每年全国“质量月”期间,中央组织部和质检总局都举办市长质量培训班,累计已举办6期、培训市长100多名。2016年夏,由中央组织部、国家行政学院和质检总局共同举办的首个省部级干部全面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专题研讨班在京开班。总局领导借助到基层开会调研之机,主动向地方领导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宣传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对于经济社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但凡各省(区、市)召开质量大会,总局领导都会挤出时间出席会议,体现看重和支持。

  2015年4月3日,应中央党校邀请,支树平为2015年春季班全体学员作题为《建设质量强国 迈向质量时代》的专题报告,质量在学员当中引起热议。

  一年半后,他再次应邀为中央党校“形势与任务”报告会作题为《提升供给质量 建设质量强国》的专题报告。

  支树平还先后两次登上国家行政学院讲堂为学员们授课,赴陕西、宁夏等地为各级领导干部作报告。自2013年以来,质检总局副局长陈钢、李元平和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时任副局长梅克保、孙大伟、吴清海、张沁荣等先后在各种场合,或围绕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或着眼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或立足质量综合治理,大力宣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质量工作的重要精神和部署,深入讲解和宣传质量工作。

  为了在全社会营造浓厚质量氛围,质检总局领导主动通过《人民日报》“两会e客厅”、全国两会部长通道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2017年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支树平、孙大伟、田世宏3位总局领导就质量提升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这是全国人大新闻中心首次以“质量”为主题组织专场记者会。记者会传递了中国质量好声音,展示了中国质检好形象,在系统内外引起热烈反响。

  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也是质检总局近年来宣传中央质量发展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借助全国质量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以及认证认可工作、技术性贸易措施2项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通力合作抓质量的工作机制。质检总局与国务院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中央部委和单位签署多个合作协议,与原总装备部签署《军民融合计量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相关部门从产业发展、科研技改、财税金融、优质优价等方面研究制定支持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重大命题之后,质检总局党组多次要求认真研究、主动破题。2016年5月,支树平专门组织总局办公厅、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等有关人员,就“质量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进行深入研究。2016年9月,形成了研究报告《实现增长动力转换必须启动“提质量”》并提交中央有关部门,报告中关于把质量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的建议引起关注。“党有号召,我们就要有行动。现在中央出了题目,我们就要主动破题、做好文章,交出满意答卷。”“机遇难得,抓不住就是我们的失误;责任重大,干不好就是我们的失职。”支树平在多次会议中反复强调。

  广泛的宣传,赢来了广泛的参与。越来越多的地方把质量纳入发展规划,“质量兴(强)省”实现全覆盖,2800多个市县开展“质量兴市(县)”活动,覆盖面超过90%。28个省份的145个市(区、县)申请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117个城市获批创建,23个城市获得正式命名。2017年,全国“质量月”联合主办单位从2013年的26个增至47个,涵盖党、政、军、群、企业和社会组织各个方面,参与人次过亿,群众性质量活动如火如荼,不断汇聚起建设质量强国的强大力量。

  

(责任编辑:苏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