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视频人物库
  搜索    网站地图
广告载入中...
·家装服务行业亟待规范   ·中经评论:注册资本上万亿元的虚与实   ·深港穗科技集群何以名列前茅   ·美芯片“护栏”难圆霸权“芯愿”   ·全国已建立"小个专"党组织约30万个 助力"小个专"健康经营发展   ·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净化消费环境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实施办法》   ·“小作文”扰乱市场须严查严打   ·国家统计局首次增加发布服务零售额数据 服务消费支撑作用持续显现   ·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  
建设质量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频道 > 315关注 > 消费警示 > 正文
中经搜索

网络诈骗层出不穷 防骗支招:把反诈骗进行到底

2014年04月16日 16:31   来源:中国质量网   

  使用微信扫一扫,账户里的钱不见了;网上购物,未确认付款,钱就到了他人账上;手机丢了,手机上的支付钱包被洗劫一空;登录网上银行,查看个人账户,卡里的钱莫名其妙消失了;刚办的银行卡虽未向任何人透露密码,卡里的钱却被人毫无声息地转走……网络诈骗手法可谓层出不穷、花样翻新,让人防不胜防,口袋金融今日为你解读两种常见网络诈骗手法,支招网络诈骗防骗技巧,希望能使你的“e生活”多几分保险,少几分被骗。

  二维码骗局频发生 “见码就扫”你悠着点

  随着微博、微信、支付宝等应用的普及,二维码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信息渠道。消费者将手机镜头对准二维码可以扫描出很多有用的信息,但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利用二维码的漏洞行骗。

  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近期不断有媒体爆出“扫码控”因扫描二维码而损失惨重事件:手机扫了一个二维码,开淘宝店的刘先生去银行取钱发现银行卡的余额为0;真坑人啊,一扫卖家发的二维码,50多元的话费没了;扫了街边广告上的一个二维码,手机中毒,再打开发现手机钱包里的钱不见了。

  业内安全专家表示,二维码不能“见码就扫”,尤其要警惕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例如带有软件下载、账号登录网页的二维码,应立即关闭页面。

  警方提示,二维码根本没有防伪功能,一般人都可以制作,只要有二维码生成软件,犯罪分子便可将病毒、木马程序或手机吸费软件等网址链接生成二维码形式的图形,诱导用户进行扫描。一旦中毒,手机里存储的通讯录、银行卡号等隐私信息就会泄露。

  【口袋金融】提示:二维码作为非常流行的信息添加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安全漏洞。市民尽量到官方应用商店、论坛下载二维码扫描软件。对于一些发布在来路不明网站上的二维码最好不要扫描,也不要轻易扫描别人发过来的二维码信息,更不要点开链接或下载安装。

  钓鱼网站带“面具”造假 小心被钓了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爆,各类病毒及网络钓鱼诈骗随之活跃起来,黑客往往会利用购买火车票、打折促销、综艺节目中奖等设下陷阱,通过钓鱼网站或诈骗短信使网民上当,用户在上网或使用手机时应格外提高警惕。

  据警方介绍,“网络钓鱼”诈骗作案手法一般有以下两种:一是发送电子邮件,以虚假信息引诱用户中圈套。不法分子大量发送欺诈性电子邮件,邮件多以中奖、顾问、对账等内容引诱用户在邮件中填入金融账号和密码。二是不法分子通过设立假冒银行网站,当用户输入错误网址后,就会被引入这个假冒网站。一旦用户输入账号、密码,这些信息就有可能被犯罪分子窃取,账户里的存款可能被冒领。此外,犯罪分子通过发送含木马病毒邮件等方式,把病毒程序置入计算机内,一旦客户用这种“中毒”的计算机登录网上银行,其账号和密码也可能被不法分子所窃取,造成资金损失。

  【口袋金融】提示:收到带有链接的短信时应立刻提高警惕并核对网址,切勿轻易点开不认识的网址;中奖类信息不要轻信,目前网上流传的所有带有“场外中奖”字样的网站几乎全部是钓鱼网站。

  小提示:8种常见的网购诈骗: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从目前情况看,网购诈骗主要有以下8种方式:

  一是谎称其货品为走私物品或海关罚没物品,要求网民支付一定的保证金、押金、定金;

  二是谎称网民下订单时卡单,要求网民重新支付或重新下订单;

  三是谎称支付宝系统正在维护,要求网民直接将钱汇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中;

  四是谎称购物网站系统故障,要求网民重新支付;

  五是谎称网店正在搞促销、抽奖活动,需要交纳一定的手续费等等;

  六是网民在网购飞机票时,嫌疑人谎称网民提供的身份信息有误,要求网民重新支付购票款;

  七是谎称需要进行资质验证,要求网民支付验证资质费;

  八是谎称店内无货,朋友的店里有货,于是推荐一个看似差不多的网址。

(责任编辑:王岳)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