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我买回来的不是猫眼,是石英石?5000多元一块呢,怎么可能?”国庆后第二周,曾去某亚洲国家旅游的市民费女士拿着购物所得,去广州东风路的知名珠宝检测中心做检测,却被告之其花了约5400元购得的猫眼宝石其实是石英石加工的人造宝石,硬度、成分均不可与天然“猫眼”同日而语。 专家表示,2克拉天然猫眼宝石的价格再便宜也应在1万元人民币以上,几千元买假货的概率本来就很大。
在秋季举办的中国香港国际珠宝展上,斯里兰卡产的天然猫眼宝石吸引了众多内地商家的关注,采购者明显增多;广东的大型商场中,适逢四季度旺季,猫眼也成了与碧玺、祖母绿争奇斗艳的新品,其零售价格较祖母绿便宜20%~30%,仍在价格“洼地”。
由于内地的猫眼市场仍在起步,天然猫眼数量有限,人工猫眼充斥市场,仅以广东市场为例,自称猫眼的珠宝首饰,95%以上并非天然猫眼,石英、透闪石、玻璃纤维,均可以加工成具有猫眼效果的人造宝石。消费者需要区分概念,收藏者更要提高警惕。
货真价实的天然猫眼,市场上到底有多少? 跟随广东地质科学研究所的专业人士,记者走访了广州荔湾区的批发市场与天河区的零售市场,发现:自称猫眼的宝石、工艺品数量可观,其中的天然“猫眼”宝石却屈指可数,只在售卖红、蓝宝石的顶级珠宝柜台中偶然出现。
其中,最普遍的现象是用玻璃纤维制作出猫眼效果的仿真宝石。天然猫眼接近钻石的重量与密度,而玻璃纤维的重量只有前者的三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手感轻很多,即使是收藏“菜鸟”,也可一目了然地发现是“假货”。
但在一些珠宝商店,透闪石、石英石冒充天然“猫眼”的案例就很难被普通市民鉴别出了。石英石一般呈现白色或灰白色,少数染色后呈现黄绿色,加工出的宝石猫眼效应十分明显,与天然“猫眼”的区别在于:石英石中的流动色带宽度较宽,色带边缘泾渭分明而顶部比较混乱,而真猫眼的色带宽度较窄、顶部非常规则;而且,天然猫眼中,极少有灰白色的产品,绝大多数均为“蜜黄色”。
而黄绿色的透闪石迷惑性就更大了。广地珠宝检测中心的赖主任告诉记者:透闪石加工出来的猫眼,色带不流动,基本固定在宝石的原来位置,被称为“死光”,而天然猫眼则是“活光”,色带会随着阳光流动。
广地珠宝检测中心的项贤彪主任调查认为,目前广东零售、批发市场上的所谓“猫眼”,95%以上都是人造产品,除了玻璃纤维、透闪石与石英可以加工成猫眼,木化石,青金石、玉髓等十几种低档宝石均可以加工出猫眼效应的仿真宝石。
拍卖市场猫眼价格3年翻一倍
在国际拍卖场上,猫眼拍品近3年来受到追捧,数量不断增加;而其价格也呈现出了稳步上涨的趋势,与祖母绿、顶级翡翠并驾齐驱。2009年拍卖会上,一枚猫眼宝石戒指的价格只需要5万~6万港元,但到了2013年,拍品成交价就高达15万~18万港元,3年升价幅度超过100%。
记者了解到,内地猫眼市场刚刚起步,远远落后于祖母绿市场。 广东虽然是珠宝加工基地,但也只有数量有限的商家加工、销售天然猫眼首饰。一枚1~2克拉重量的猫眼戒指,在大型商场中的零售价格也只有2万~5万元,普遍要比红宝石、蓝宝石便宜40%~50%,比祖母绿便宜20%~30%,只有同等级钻石价格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
鉴定
单光照射
真猫眼两边颜色不同
国际珠宝市场上,一般从颜色、色带形状、重量、净度四个方面确定猫眼的价值,颜色纯度高、饱和度高且色质均匀者为上乘,色带(即猫眼效应丝状体)越明显、越规整且宽度适中者,价格越高。
鉴别猫眼最好的方法是研究宝石中央的褐黄色的“猫眼”色带,天然猫眼的绢丝状包体有的是金红石,有的是空管,形状清晰,管状包体细长而且密集,所以猫眼效应特别明显,就是在较弱的光源下也十分清晰。
如果用单光源从猫眼石侧面照射,猫眼石两侧的颜色明显不同:从右边照猫眼石时,右侧为蜜黄色,左侧呈乳白色;从左侧照射时,其颜色正好相反。
玻璃、石英制造的人工猫眼,在宝石的弧形顶端会同时出现几条亮带,而非一条,而天然猫眼石却只有一条;用放大镜观察人工猫眼石的两侧,可见六边形蜂窝状结构。
(责任编辑:赵剑波)